責任編輯:牡丹江佰佳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農藥 日期:2013-01-31
隨著國家對于環境保護、人類健康的重視度越來越高,農藥殺蟲劑的發展已經從傳統的化學農藥逐步向生物農藥領域進軍,而“多殺霉素”作為一種高效生物殺蟲劑,由于其殺蟲迅速、殺蟲全面、對環境友好等眾多優點,在中國未來農藥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
1 產品簡介
多殺霉素又名刺糖菌素,其英文名為spinosad,由放線菌多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發酵生產。多殺霉素,是含spinosyn A基本組成成分和spinosyn D的混合物,是一種新型綠色廣譜生物殺蟲劑,屬于微生物源生化農藥,由美國陶氏益農公司研發成功并實現獨家工業化生產。1997年在美國登記注冊,到2003年已在24個國家250多種作物上登記注冊。在我國登記商品名為菜喜(2.5%懸浮劑)和催殺(48%懸浮劑)。與一般殺蟲劑相比,多殺霉素具有見效快、無副作用、有選擇性、使用安全、易降解且較安全、產生抗性的可能性低等優點,且兼具了生物農藥的安全性和化學農藥的快速效果。曾因以上優點獲美國“總統綠色化學品挑戰獎”。
2 多殺霉素的化學結構及有效成分
多殺霉素類化合物是刺糖多孢菌在培養介質中經有氧發酵而得到的次級代謝產物。從結構上看,該類化合物屬大環內酯類,分子內包含一個四核環并連結兩個不同的六元糖,主要有8種類似物,合稱為Spinosyn。商業化產品以A、D為主要活性成分。詳見以下結構及活性成分表
。
3 多殺霉素的應用
3.1 農林害蟲領域
多殺霉素對鱗翅目害蟲(菜青蟲、小菜蛾、棉鈴蟲、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煙芽夜蛾、蘋果卷葉蛾、桃潛夜蛾、菜螟、粘蟲等)有很高的防治活性,同時對部分雙翅目(潛葉蠅、蚊、蠅等)、鞘翅目、膜翅目、纓翅目等害蟲也有較高的活性,對于吞食葉片的直翅目害蟲的活性也已確認。
按已有標簽及推薦標簽說明,一般用藥量控制在15~100gai/hm2,平均40gai/hm2,可有效控制上述蟲害。
該殺蟲劑作用方式是觸殺與胃毒,兼具了生物農藥的安全性和化學農藥的快速效果,用藥當天即見效,部分殘活害蟲拒食兩天內死亡。
3.2 倉儲害蟲領域
多殺霉素對于谷物存放中的害蟲如谷螟、谷盜、谷蠹、米象和書籍存放中的害蟲(嗜蟲書虱、無色書虱等)以及煙草存放中的害蟲如煙草粉螟均有很好防效,且藥效持久。多殺霉素用于上述領域,不僅使應用對象保存良好,而且解決以往高毒藥物對環境及應用對象的污染,確保了接觸人群的身體健康。
試驗結果表明:多殺霉素對防治谷蠹,當小麥中多殺霉素的劑量為1ppm,不論是接觸8天還是14天,其死亡率均為100%,而對照組的死亡率各自為2.61%和2.75%。對防治米象,當小麥中多殺霉素的劑量為1ppm,接觸8天后的死亡率為91.21%,接觸14天后的死亡率為100%;當劑量為3ppm,8天后的死亡率為99.37%,14天后的死亡率均為100%。對防治鋸谷盜,20ppm劑量,接觸8天之后的死亡率為98%,當劑量為6ppm接觸14天之后的死亡率也可達96.69%。美國的初步試驗認為,多殺菌對防治儲糧害蟲有卓越的功能,它可取代現用的防治儲糧害蟲的殺蟲劑,它對哺乳動物的毒性低,對環境穩定,能防治對已知化學殺蟲劑有抗藥性的儲糧害蟲。據此,我們可以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消滅儲糧害蟲,也要使用抗生素。
3.3 衛生用藥領域
多殺霉素由于其獨特的作用機制,加之不易與其它藥劑產生交互抗性等特點,使得它在衛生害蟲防治上倍受關注。試驗證明,多殺霉素可有效地防治環境中的各類蚊、蠅、蜱等害蟲,防治效果好、防止孽生時間長,有可能成為菊酯類衛生用藥的替代佳品。
3.4 牲畜寄生蟲用藥領域
多殺霉素由于具有低毒、易降解且較完全,在有效防治害蟲同時,不易對牲畜造成危害等特點,引起獸藥行業的重視,應用試驗證明,它不僅可驅殺牲畜體內外寄生蟲如蛆、蠅等,而且體內殘留只有澳大利亞標準的20%,無疑有巨大的市場前景。
4 作用機理
多殺霉素具有全新的作用機理,它并不作用于乙酰膽堿酯酶(AChE)和Na+通道,使之不同于傳統的有機磷和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多殺霉素作用于煙堿型乙酰膽堿受體(nAChR),雖然吡蟲啉等煙堿類殺蟲劑也作用于nAChR,但是兩者還是有差異的,多殺霉素在nAChR上的作用位點并不是吡蟲啉在nAChR上的作用位點。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多殺霉素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受體,但是同樣發現多殺霉素在GABA受體上的作用位點與已知的阿維菌素在GABA受體上的作用位點不同。
實驗證明,多殺霉素對昆蟲存在著快速觸殺和攝食毒性,這一特點作為生物農藥品種而言是極不尋常的。它的作用方式是通過刺激昆蟲的神經系統,導致非功能性的肌肉收縮、衰竭并伴隨顫抖和麻痹。這種作用機制在已知的農藥殺蟲劑中是新穎獨特的,如阿維菌素盡管也是一種天然產物且同為大環內酯類,但作用位點卻不盡相同。迄今為止,尚無發現某類產品以相同的作用方式影響昆蟲的神經系統。因而和已有產品不易產生交互抗性。
5 安全、環保
多殺霉素對哺乳動物和鳥類毒性極低,對水生動物只有輕微毒性,雌性大白鼠急性口服LD50為>5000mg/kg。小鼠急性經口LD50>5000mg/kg, 經皮LD50﹥2000mg/L,兔急性經皮LD50> 5000mg/kg,大鼠急性吸人LD50>5mg/kg;對鳥類低毒:野鴨急性經口LD50>2000mg/kg,鶴鶉急性經口LD50>2000mg/kg;對魚類毒性較低:96小時急性LD50縛魚為30mg/L,藍鰓魚為5.9mg/L,鯉魚為5 mg/ L。另外,對哺乳動物的慢性毒理試驗表明多殺霉素無致畸、致突變、致癌作用。,
多殺霉素與其它類農藥殺蟲劑(如阿維菌素系列、菊酯系列等)相比,它們都具有對靶標害蟲有很高毒性的特點,但不同之處在于多殺霉素對哺乳動物、鳥類、水生動物、乃至天敵益蟲有一個很寬廣的安全閾介,具有很高的毒性選擇性,而其它農藥殺蟲劑則不具備或很少具備。農藥這種毒性選擇性的評價方法是脊椎動物選擇性比率(VSR),計算方法為將哺乳動物LD50除以昆蟲LD50值,比值越高越安全。計算表明,多殺霉素安全性是:阿維菌素的300~400倍,甲氨基阿維菌素的5倍,氯菌酯的3000倍,氰戊菊酯的1000倍,高效氯氟氰菊酯的60倍。之所以稱多殺霉素是天然產物開發新農藥成功的典范,這是主要原因。正因如此,不少國家以降低風險產品進行登記注冊。
由土壤光解作用降解,其半衰期為9~10天;水光解的半衰期約為1天;降解完善,在光和微生物的作用下,最終變成碳、氫、氧和氮;對哺乳動物、鳥類、魚類甚至天敵具有寬廣的安全界限,例如對雌性大白鼠急性口服LD50為>5000mg/kg。小鼠急性經口LD50>5000mg/kg,兔急性經皮LD50> 5000mg/kg,大鼠急性吸人LD50>5mg/kg;對鳥類低毒:野鴨急性經口LD50>2000mg/kg,鶴鶉急性經口LD50>2000mg/kg;對魚類毒性較低:96小時急性LD50縛魚為30mg/L,藍鰓魚為5.9mg/L,鯉魚為5mg/ L。另外,對哺乳動物的慢性毒理試驗表明多殺霉素無致畸、致突變、致癌作用。
獨特的作用機制,交叉抗性不易發生、對捕食性昆蟲具有的選擇性、以及適度的殘留性,這些都大大降低了抗性發展的可能性。因此,多殺霉素現在或將來穩固地占領市場是可能的、現實的。
6 市場分析
6.1 國內目前市場分析
美國陶氏益農公司在中國注冊的多殺霉素制劑商品名為“菜喜”。菜喜比甲氨基阿維有著更安全、更迅速及對小菜蛾和薊馬的特效性,因此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菜喜”在國內市場上主要針對一些用藥水平高的蔬菜和水果產區防治抗性小菜蛾和薊馬,表現出非常好的藥效;催殺主要針對棉花棉鈴蟲。
目前市場上菜喜銷量不大,主要是由于壟斷原藥造成的制劑定價過高,與國內同藥效的農藥品種相比,用藥成本高出太多,加之推廣力度不夠,造成好藥沒賣好。
但隨著國家對環保型生物農藥的推動,農民用藥意識和用藥水平的全面提高,相信多殺霉素在中國農藥市場會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結合國內登記情況預測多殺霉素制劑在未來市場需求情況如下:
|
目標市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
水稻市場 |
200 |
1000 |
2000 |
4000 | ||
|
蔬菜水果市場 |
100 |
200 |
400 |
800 |
2000 |
3000 |
|
棉花市場 |
200 |
1000 |
2000 |
4000 | ||
|
糧食倉儲 |
100 |
200 |
600 |
1000 | ||
|
出口 |
200 |
400 |
400 |
1000 |
1000 |
4000 |
|
合計 |
300 |
600 |
1300 |
4000 |
7600 |
14000 |
6.2 國際市場分析
目前只有美國陶氏一家生產原料藥,國內從2000年開始關注和研究該產品,由于專利問題和技術問題,發酵單位只有1~2g/升,而國外發酵單位
在2008年4月16日,歐盟有機常設委員會通過了將多殺霉素列入歐盟有機肯定列表中,并大力應用和推廣在有機農產品生產領域中。
陶氏益農的“菜喜”、“催殺”在印度棉花薊馬、棉鈴蟲用藥領域處于絕對的領導地位,占到了此類害蟲防治用藥的30%以上,全面累計銷量達到了300多噸。
近幾年多殺霉素制劑的全球銷售量也呈現逐年較快增長的勢頭,見下表。

多殺霉素的應用領域將會越來越廣泛,未來幾年多殺霉素的銷售量將會呈現幾何倍的增長。
7 總結
農藥的發展是持久的,與時俱進的,農藥技術的創新工作永遠不會停歇,國家已將“農藥的創制”寫入了科技中長期規劃發展綱要(2006~2020年),將農藥技術創新當作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來抓。在國內開發、生產、推廣“多殺霉素”相關的原藥和制劑,樹立起生物農藥的大旗,將帶領中國的農藥向更加環保、更加高效的方向大踏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