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網 日期:2025-09-26
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而水稻卷葉螟是影響其生長和產量的關鍵害蟲之一。本期“科學安全用藥空中大講堂”特別邀請到寧波三江益農作物保護有限公司 產品經理 郭新宇老師帶我們深入解析水稻卷葉螟的發生規律和防控要點,幫助大家更好地應對這一害蟲,保障水稻的穩產高產。
(掃碼收看完整直播課程)
一、水稻卷葉螟的發生規律
水稻卷葉螟以幼蟲危害水稻葉片,幼蟲會將葉片卷成筒狀,躲藏其中取食葉片上表皮的葉肉,最終留下白色的下表皮。受害葉片會出現白色條斑,嚴重時會導致葉片大量卷曲、發白,影響水稻的光合作用和生長發育,進而降低產量。
(二)不同地區的發生代數
水稻卷葉螟在不同地區的發生代數有所不同:
海南地區:一年可發生9到11代。
兩廣地區:一年發生6到8代。
長江中下游地區:一年發生4到6代。
東北、華北地區:一般為1到3代。
不同地區的主要危害時期也有所差異:
長江中下游地區:5月下旬到6月中下旬是卷葉螟開始遷入的時期,7到9月是其主害期,主要危害成熟的早稻、一季稻和遲熟晚稻。
安徽地區:一年發生4到5代,第一代幼蟲發生危害期在6月上旬到中旬,第二代在7月中旬,第三代在8月中上旬,第四代在9月上中旬,第五代在10月中旬。其中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發生較重。
水稻卷葉螟喜高溫、高濕,適宜溫度在22~28攝氏度,相對濕度大于80%。成蟲具有趨光性,一般棲息在隱蔽的地方,產卵多在夜間進行,且多產在嫩綠葉片的中上部附近。
二、水稻卷葉螟的防控要點
(一)農業防治
1.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使水稻生長健壯整齊,增強抗蟲能力,縮短危害期。
2.灌水管理:適當調節灌水時期,降低田間濕度,可有效控制幼蟲孵化。
3.品種選擇:選擇抗蟲性較強的水稻品種,減少害蟲的發生。
1.釋放天敵:在水稻卷葉螟的產卵期,釋放其天敵赤眼蜂,可有效降低害蟲數量。
2.利用微生物:使用蘇云金桿菌(Bt)等微生物制劑,對卷葉螟幼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1.誘蟲燈:利用卷葉螟成蟲的趨光性,在田間設置誘蟲燈,誘殺成蟲,減少蟲源。
2.性誘劑:使用性誘劑誘捕雄性成蟲,干擾其交配,降低后代數量。
1.合理選擇藥劑:
雙酰胺類藥劑:如氯蟲苯甲酰胺,雖然效果較好,但長期使用會導致害蟲產生抗性,建議謹慎使用。
大環內酯類藥劑:如阿維菌素,目前部分地區的卷葉螟已對其產生中等抗性,需注意合理使用。
新型藥劑:如印楝素,屬于鈉離子通道阻斷劑,害蟲對其抗性較低,可作為優先選擇。
2.科學用藥:
輪換使用藥劑:建議每種藥劑每季水稻使用一次,避免長期使用同一種藥劑,導致害蟲產生抗性。
嚴格控制劑量:嚴格按照農藥說明書推薦的劑量進行用藥,避免隨意加大用量,以免導致抗性產生和環境污染。
噴霧方法:采用彌霧或細噴霧的方式,確保藥劑能夠均勻覆蓋葉片。噴霧時間以早晚為宜,避免在晴天高溫時段進行噴霧,以提高防治效果。
3.關注田間情況:卷葉螟活動性較強,容易被發現。在田間觀察時,若發現成蟲飛起,應及時進行防治。
三、實際案例分析
以長江中下游地區為例,某農戶在2024年水稻種植期間,因未及時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導致卷葉螟大規模爆發,白葉率高達95%以上,最終導致水稻產量大幅下降。而相鄰的另一農戶,通過合理施肥、灌水管理、釋放赤眼蜂以及科學使用化學藥劑等綜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卷葉螟的危害,白葉率控制在10%以內,水稻產量較上一年度提高了15%。
四、總結
水稻卷葉螟的發生對水稻產量和品質有著重要影響。了解其發生規律并采取有效的綠色防控技術,是保障水稻穩產高產的關鍵。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收看完整直播回放,分享給更多的朋友來學習。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科學安全用藥空中大講堂”《水稻稻縱卷葉螟發生規律及綠色防控技術》寧波三江益農作物保護有限公司 產品經理 郭新宇